教育科学研究院
   旧版入口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
 



 校友天地
优秀校友 校友照片 校友录

 

优秀校友 您的位置: 首页 > 校友天地 > 优秀校友

 

肖海涛:我在喻园听讲座

1996年至1999年,我在原华中理工大学读博士,这期间学校大力推行文化素质教育,兴办人文讲座。当时极力推行人文讲座的校长杨叔子坚信,大学之所以是大学,不仅仅是有大师和学生,更要有一种浓郁的学术氛围。为此,他不但多次亲自登台演讲,还请来国内外名人来校讲座。一些哪怕只是经过武汉的名人,也要被“顺便”请来演讲。师生们于是送杨叔子一个雅号,叫做“雁过拔毛”。当然,能来演讲的大多是大师,他们讲述的是自己多年研究的心得。

一般来说,做学生的总是盼着周末早点到来,好放松一周紧张的学习生活。可我们在学校读书时,总是盼着周五早点到来,因为人文讲座大多固定在周五晚上。像中央电视台在播放新闻联播之前有固定的片头曲一样,学校在广播人文讲座信息之前也有一段固定的乐曲。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欢快的乐曲和紧随其后的讲座信息。当时,一到周五上午10点,我们就格外留意校园广播。要是没听清楚,就在午饭时跑到广告栏前看广告,留意当天的人文讲座信息。知道信息后,大致判断讲座的内容和受欢迎程度,迅速决定晚饭后什么时间去占座。如果遇到比较受欢迎的讲座,去晚了可就没有座位了,只能在教室的过道上站着,如果连站的位置都没有了,就只能在窗外将就。

记得有一次听红学专家张良皋教授的讲座,我就没有占到座。张良皋本是搞建筑学的,但是他的红学讲座出神入化,鲜活生动,很受欢迎。他的讲座总是场面火爆,听众很多,教室内外挤满了人,不光有学生,还有老师。那次张良皋要作讲座,我早早就吃完晚饭,还不到6点就赶到了西五楼。讲座7点才开始,可是教室里已经到处是人,走廊上也有不少人。我问身边的同学,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。有人告诉我说,自己吃了午饭就来了。还有人下午就干脆呆在教室里实习。好在这时候教室的过道上还有位置,我们赶紧到管理教室的工人那里借了一个凳子,放在过道上。这样不至于站两个小时。再来迟一步,恐怕连凳子也借不着,放凳子的地方也没有了。

记得还有一次,我发现老校长朱九思正安安静静地坐在台下听讲座。他并不是坐在第一排,而是毫不起眼地坐在学生中间,离我的座位不远。很多学生平日只是听说过朱九思的大名,但是没有亲眼见过他。当他们得知,坐在身边的就是久仰的老校长朱九思时,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。我听见有学生小声而得意地说:“今天真荣幸,居然跟朱九思坐在一起听讲座。”

(作者系我院1996级博士生)

上一篇:陈运超:朱九思先生给我们留下的丰富精神遗产
下一篇:李硕豪:爱心满怀忆恩师


 
首页 | 学院概况 | 师资力量 | 人才培养 | 科研学术 | 学生工作 | 招生就业 | 党建工作 | 下载中心 | 校友天地

学院领导信箱:jky@hust.edu.cn

365bet手机网址多少 版权所有  技术支持:尚网互联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邮政编码:430074 电话:027-87541114 传真:027-87545438